2017年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展望分析
2018-11-01 13:32
OSIS
海协网
2016年,我国能源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,那么2017年如何呢?将对能源工作做出怎样的调整和新要求呢?以下是有中国报告大厅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年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展望分析:
2017年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展望分析
油气:蜕变之年
国际油价保持平稳。截至目前,全球石油供给过剩、需求乏力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。2016年岁末,欧佩克减产协议“靴子落地”,国际油价走出一波翘尾行情。业内预计全球油气供需2017年将实现再平衡,国际油价或将温和回升,但考虑到国际原油库存依然高企、页岩油产能快速恢复对油价的抑制等因素,对油价反弹也不能过于乐观,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仍将在低位徘徊,2017年油价预计在50到60美元之间震荡。
国内石油有望稳产。国内石油产量方面,虽然受到开采难度以及低油价的冲击,但是国内油气储量保持稳定增长,“三桶油”的资本支出有望略有回升。预计2017年国内原油产量将继续稳定在2亿吨左右,与2016年基本相当。
推动天然气成为主体能源。2017年元旦,迎接中国的除了辞旧迎新的喜庆,还有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严重雾霾,在严重的气候污染中,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,其中天然气无疑是最优之选。我国当前的天然气用量大约1900亿立方米,其中600亿立方米需要进口,天然气消费比重只占到5%左右,而全球是21%,美国则达到28%左右,因此大力发展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。
国务院办公厅在能源发展战略中提出,到2020年,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耗中占比要提升至10%,即天然气的消耗要增加1000亿立方米以上,在2020年达到3600亿立方米,未来天然气有望成为煤炭、石油后的第三大主体能源。按照这一战略规划,2017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动天然气成为主体能源,推进价格改革、供需调峰、开采技术等难点工作,同时制定实施《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》,推进城镇燃气、燃气发电、工业燃料和交通燃料等重点领域等规模化利用,2017年天然气消费比重有望提高到6.8%。
石油体制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速。2017年,石油体制改革有几大看点,一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进一步深化,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有望实现新突破,三是在油气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深化石油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,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,减少无效供给,扩大有效供给,处理僵尸企业,化解过剩产能。
2017年将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“突破”年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“点将”石油行业做国企改革的先锋,要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迈出“实质性步伐”。2016年年底,中石油发布《集团公司市场化改革指导意见》《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》两项重磅文件,这意味着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一场重头戏将在2017年全面上演,对于石油国企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、促进产权多元化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2017年,国家能源局也将落实即将出台的《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》,研究制定勘探开采、管网运营等方面配套文件,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专项改革试点方案,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。从政策方向来看,国内石油行业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,油气产品正在从此前的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,天然气市场局部供给过剩和炼油产能过剩风险加剧。随着能源行业全产业链市场准入放宽和价格放开,国内油气行业正处在从资源主导向全面市场化转变、由需求侧管理向供给侧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,市场竞争从终端向产运储贸权产业链、全方位延伸,各领域竞争全面加剧。
“一带一路”进一步拓展我国能源发展国际空间。油气合作是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重要内容。当前,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已经在油气领域开展了广泛的能源合作,“一带一路”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国企海外油气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来源地。2017年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框架下,我国将继续深化与这些国家在油气领域的合作,落实“一带一路”沿线重点油气资源国和关键性油气合作项目,同时利用当前全球油气市场格局剧烈变换的机遇,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在构建新的油气市场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,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持续稳定的油气供应,提升我国在全球油气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,进一步拓展我国能源的国际空间。
煤炭:革新之年
继续化解煤炭过剩产能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“2017年去产能方面要继续推动钢铁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。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”,这基本为2017年煤炭去产能定下了基调。按照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部署,2017年将更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加快淘汰一批规模小、污染重、成本高、安全无保障的绝对落后煤矿,重点淘汰30万吨以下的落后产能;更加严格控制新增产能,通过减量置换,依法依规处置在建手续不全煤矿和涉嫌违规煤矿,有序发展先进产能;更加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规范煤矿生产建设秩序,加大对未批先建、超能力生产等违规行为的治理力度。
由此可见,2017年煤炭去产能的力度是只增不减,预计煤炭去产能的量仍有可能在1.5~2亿吨之间,276个工作日制度将继续在全国煤矿执行,考虑到去产能和保供应两者间的平衡,具体政策可能会进一步优化完善。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,预计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36.5亿吨左右,与2016年相比大体持平。
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。如果说去产能是当前时期煤炭行业脱困的核心任务,那么从长远来看,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,实现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才是煤炭行业的必然出路,什么时候煤炭能够清洁利用了,煤炭行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。
2017年,我国将继续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推进重点耗煤行业节能减排发展清洁高效煤电,加大能耗高、污染重煤电机组改造和淘汰力度,加快现役燃煤机组升级改造,预计2017年年底前东部地区具备条件的机组将全部完成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,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可望提高。还将严格执行钢铁、建材等耗煤行业能耗、环保标准,加强节能环保改造,强化污染物排放监控。同时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,鼓励“煤-化-电-热”一体化发展,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。
电力:突破之年
电力改革正式进入深水区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“要降低电力价格,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”,此前中央电改九号文件的核心内容,就是放开电力市场,通过竞争降低企业用电成本,提高用电效率。按照中央这一改革思路,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,“推进建立以中长期交易规避风险、以现货交易发现价格的电力市场”。预计2017年市场化售电规模将大幅增加,增量配网试点范围大幅扩张,电价在用能成本下降中贡献加大,京津冀、晋陕蒙宁、华东等重点区域将是改革重点区域。近期,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为拥有配网运营权主体颁发电力业务许可证,改革政策已经开始执行落地,电改政策红利将逐步兑现。
在电力混改方面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电力领域“迈出实质性步伐”的目标,为电力改革既提供了顶层设计,又下达了目标要求,有望倒逼电力改革攻克重点、难点,实现实质性突破。
电能替代成为趋势。大量散烧煤、燃油消费是造成当前我国严重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,电能具有清洁、安全、便捷等优势,电能替代的电量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,以及部分超低排放煤电机组,这对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、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有重要贡献,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、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意义重大。
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,2017年要推进电能替代,重点开展居民采暖、交通运输等领域电能替代。这一要求与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》遥相呼应,《意见》明确,“十三五”期间将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替代散烧煤、燃油消费约1.3亿吨标煤,带动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约1.9%,带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约1.5%,促进电能消费比重达到约27%。预计可新增电量消费约4500亿千瓦时,减排烟尘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约30万、210万、70万吨。
实际上,电能替代也属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部分,电能替代将与电力改革紧密结合。煤改电将会以市场为导向,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消费、促进移峰填谷的作用,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。
新能源:希望之年
成本快速下降。近年来,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主流议题的大背景下,向更加清洁、低碳、高效的能源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。随着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,新能源经济性已经大幅增强。2016年11月3日,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实施,这意味着新能源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。我国也明确提出,到2030年碳的排放要达到峰值,而且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要增加到20%以上。
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成本。虽然相比于传统能源,新能源在成本方面还不具备竞争力,但与刚刚出现时相比,已经有了大幅下降,特别是近几年,光伏、风电、光热等新能源成本降幅明显。在2016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,国家能源局官员表示,在未来5~10年,风电成本还要在目前标杆电价的基础上下降20%~25%。2017年,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也很快,刨除补贴之后的价格相比于煤电和气电,差距也在缩小甚至出现后来居上的势头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、投资的不断增长以及规模化生产的提升,有望实现成本结构的进一步改善,成本快速下降成为新能源发展的趋势。
竞争力持续提升。全国能源会议提出,2017年我国将积极推动水电、风电、核电、光伏发电、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的重点项目,力争新开工水电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、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、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,力争新开工核电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。2017年我国将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,碳的市场价值的释放,将进一步缩小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成本竞争差距,从而提升新能源的竞争力。
光伏产业最为值得关注,近年来,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,已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了先机,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产品制造国和发展最快的光伏应用市场。2017年,通过充分利用自身产业配套及技术、规模、成本等优势,同时通过政策引导解决弃光等突出问题,光伏产业的竞争力仍将获得进一步提升的机遇。
能源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,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密切相连,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才能促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。更多相关能源行业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》
2017年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展望分析
油气:蜕变之年
国际油价保持平稳。截至目前,全球石油供给过剩、需求乏力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。2016年岁末,欧佩克减产协议“靴子落地”,国际油价走出一波翘尾行情。业内预计全球油气供需2017年将实现再平衡,国际油价或将温和回升,但考虑到国际原油库存依然高企、页岩油产能快速恢复对油价的抑制等因素,对油价反弹也不能过于乐观,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仍将在低位徘徊,2017年油价预计在50到60美元之间震荡。
国内石油有望稳产。国内石油产量方面,虽然受到开采难度以及低油价的冲击,但是国内油气储量保持稳定增长,“三桶油”的资本支出有望略有回升。预计2017年国内原油产量将继续稳定在2亿吨左右,与2016年基本相当。
推动天然气成为主体能源。2017年元旦,迎接中国的除了辞旧迎新的喜庆,还有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严重雾霾,在严重的气候污染中,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,其中天然气无疑是最优之选。我国当前的天然气用量大约1900亿立方米,其中600亿立方米需要进口,天然气消费比重只占到5%左右,而全球是21%,美国则达到28%左右,因此大力发展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。
国务院办公厅在能源发展战略中提出,到2020年,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耗中占比要提升至10%,即天然气的消耗要增加1000亿立方米以上,在2020年达到3600亿立方米,未来天然气有望成为煤炭、石油后的第三大主体能源。按照这一战略规划,2017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动天然气成为主体能源,推进价格改革、供需调峰、开采技术等难点工作,同时制定实施《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》,推进城镇燃气、燃气发电、工业燃料和交通燃料等重点领域等规模化利用,2017年天然气消费比重有望提高到6.8%。
石油体制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速。2017年,石油体制改革有几大看点,一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进一步深化,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有望实现新突破,三是在油气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深化石油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,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,减少无效供给,扩大有效供给,处理僵尸企业,化解过剩产能。
2017年将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“突破”年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“点将”石油行业做国企改革的先锋,要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迈出“实质性步伐”。2016年年底,中石油发布《集团公司市场化改革指导意见》《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》两项重磅文件,这意味着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一场重头戏将在2017年全面上演,对于石油国企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、促进产权多元化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2017年,国家能源局也将落实即将出台的《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》,研究制定勘探开采、管网运营等方面配套文件,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专项改革试点方案,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。从政策方向来看,国内石油行业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,油气产品正在从此前的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,天然气市场局部供给过剩和炼油产能过剩风险加剧。随着能源行业全产业链市场准入放宽和价格放开,国内油气行业正处在从资源主导向全面市场化转变、由需求侧管理向供给侧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,市场竞争从终端向产运储贸权产业链、全方位延伸,各领域竞争全面加剧。
“一带一路”进一步拓展我国能源发展国际空间。油气合作是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重要内容。当前,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已经在油气领域开展了广泛的能源合作,“一带一路”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国企海外油气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来源地。2017年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框架下,我国将继续深化与这些国家在油气领域的合作,落实“一带一路”沿线重点油气资源国和关键性油气合作项目,同时利用当前全球油气市场格局剧烈变换的机遇,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在构建新的油气市场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,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持续稳定的油气供应,提升我国在全球油气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,进一步拓展我国能源的国际空间。
煤炭:革新之年
继续化解煤炭过剩产能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“2017年去产能方面要继续推动钢铁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。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”,这基本为2017年煤炭去产能定下了基调。按照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部署,2017年将更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加快淘汰一批规模小、污染重、成本高、安全无保障的绝对落后煤矿,重点淘汰30万吨以下的落后产能;更加严格控制新增产能,通过减量置换,依法依规处置在建手续不全煤矿和涉嫌违规煤矿,有序发展先进产能;更加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规范煤矿生产建设秩序,加大对未批先建、超能力生产等违规行为的治理力度。
由此可见,2017年煤炭去产能的力度是只增不减,预计煤炭去产能的量仍有可能在1.5~2亿吨之间,276个工作日制度将继续在全国煤矿执行,考虑到去产能和保供应两者间的平衡,具体政策可能会进一步优化完善。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,预计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36.5亿吨左右,与2016年相比大体持平。
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。如果说去产能是当前时期煤炭行业脱困的核心任务,那么从长远来看,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,实现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才是煤炭行业的必然出路,什么时候煤炭能够清洁利用了,煤炭行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。
2017年,我国将继续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推进重点耗煤行业节能减排发展清洁高效煤电,加大能耗高、污染重煤电机组改造和淘汰力度,加快现役燃煤机组升级改造,预计2017年年底前东部地区具备条件的机组将全部完成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,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可望提高。还将严格执行钢铁、建材等耗煤行业能耗、环保标准,加强节能环保改造,强化污染物排放监控。同时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,鼓励“煤-化-电-热”一体化发展,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。
电力:突破之年
电力改革正式进入深水区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“要降低电力价格,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”,此前中央电改九号文件的核心内容,就是放开电力市场,通过竞争降低企业用电成本,提高用电效率。按照中央这一改革思路,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,“推进建立以中长期交易规避风险、以现货交易发现价格的电力市场”。预计2017年市场化售电规模将大幅增加,增量配网试点范围大幅扩张,电价在用能成本下降中贡献加大,京津冀、晋陕蒙宁、华东等重点区域将是改革重点区域。近期,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为拥有配网运营权主体颁发电力业务许可证,改革政策已经开始执行落地,电改政策红利将逐步兑现。
在电力混改方面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电力领域“迈出实质性步伐”的目标,为电力改革既提供了顶层设计,又下达了目标要求,有望倒逼电力改革攻克重点、难点,实现实质性突破。
电能替代成为趋势。大量散烧煤、燃油消费是造成当前我国严重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,电能具有清洁、安全、便捷等优势,电能替代的电量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,以及部分超低排放煤电机组,这对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、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有重要贡献,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、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意义重大。
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,2017年要推进电能替代,重点开展居民采暖、交通运输等领域电能替代。这一要求与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》遥相呼应,《意见》明确,“十三五”期间将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替代散烧煤、燃油消费约1.3亿吨标煤,带动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约1.9%,带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约1.5%,促进电能消费比重达到约27%。预计可新增电量消费约4500亿千瓦时,减排烟尘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约30万、210万、70万吨。
实际上,电能替代也属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部分,电能替代将与电力改革紧密结合。煤改电将会以市场为导向,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消费、促进移峰填谷的作用,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。
新能源:希望之年
成本快速下降。近年来,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主流议题的大背景下,向更加清洁、低碳、高效的能源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。随着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,新能源经济性已经大幅增强。2016年11月3日,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实施,这意味着新能源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。我国也明确提出,到2030年碳的排放要达到峰值,而且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要增加到20%以上。
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成本。虽然相比于传统能源,新能源在成本方面还不具备竞争力,但与刚刚出现时相比,已经有了大幅下降,特别是近几年,光伏、风电、光热等新能源成本降幅明显。在2016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,国家能源局官员表示,在未来5~10年,风电成本还要在目前标杆电价的基础上下降20%~25%。2017年,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也很快,刨除补贴之后的价格相比于煤电和气电,差距也在缩小甚至出现后来居上的势头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、投资的不断增长以及规模化生产的提升,有望实现成本结构的进一步改善,成本快速下降成为新能源发展的趋势。
竞争力持续提升。全国能源会议提出,2017年我国将积极推动水电、风电、核电、光伏发电、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的重点项目,力争新开工水电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、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、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,力争新开工核电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。2017年我国将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,碳的市场价值的释放,将进一步缩小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成本竞争差距,从而提升新能源的竞争力。
光伏产业最为值得关注,近年来,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,已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了先机,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产品制造国和发展最快的光伏应用市场。2017年,通过充分利用自身产业配套及技术、规模、成本等优势,同时通过政策引导解决弃光等突出问题,光伏产业的竞争力仍将获得进一步提升的机遇。
能源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,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密切相连,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才能促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。更多相关能源行业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》